清明期间
不少人选择
通过“云祭祀”寄托哀思
一些不法分子也随之蠢蠢欲动
打着“网络祭扫”的幌子实施诈骗
对此
海口市公安局于日前
发布温馨提示
提醒广大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代祭扫服务骗局
近几年,“云祭扫”流行,钓鱼网站抬头,预计在清明节前后将迎来一轮增长高峰,于是有诈骗分子瞄准机会,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事主信息,随即发布“代祭扫”服务骗取钱财。由于时间或空间等原因,部分逝者亲属在清明节期间不能亲自到场祭扫,于是催生出形形色色的代祭祀“业务”。诈骗分子也是瞄准这一“商机”,将代扫业务描述得非常丰富,并诱导受害人购买“打扫墓碑、上贡品、燃冥币、直播缅怀”等套餐服务,让受害人感觉服务非常周到。殊不知,诈骗分子在收取费用后却不去扫墓,所谓的现场直播视频和图片只是通过平台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受害人。
警方提醒:
很多墓园已经推出官方代扫业务,如果需要代扫请尽量选择官方平台业务,如要选择代扫也要提倡绿色祭扫,切勿随意私下给陌生人转账汇款。
网络祭祀骗局
清明节将近,不少身处异乡的群众选择“网络祭祀”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祭祀先人。然而,不少诈骗分子也打着“网络祭祀”的幌子,制作虚假网上祭祀平台,不但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还设置种种套路,诱骗受害人充钱祭祀。
警方提醒:
我们应注意核对网址的真伪,使用具备钓鱼网站拦截功能的安全软件,千万不要被钓鱼网站给“忽悠”。正规的网祭网站,一般不会产生过度消费的情况,如果遇到天价网祭,请大家务必要留心,第一时间核实网站真实性,千万不可盲目相信并进行转账。
丧葬补贴骗局
诈骗分子凭借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假冒民政局工作人员,并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账号领取所谓“丧葬补贴”。为打消受害人的疑虑,诈骗分子还会报出逝者姓名、住址、病故时间等情况,然后再以押金等各种借口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
如果您所在辖区,增加了丧葬补助金,需要家属带材料到单位或者社区办理,不会通过链接的方式进行操作。此外,交通意外和医疗意外人员的丧葬补贴由相关部门发放。无论哪种情况,都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告知,让家属自行操作办理。
防范诈骗口诀
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
上一篇: 清明祭祀,这份防火知识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