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新海南④ | 文昌大宝村:乡约“三字经” 唱出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2-11-02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居)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依“规”而治,以“约”促行,海南大地上,一幅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日,海南省民政厅联合南海网启动“乡约”新海南——2022年寻找最美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活动,深度挖掘一批优秀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展示海南新时代美丽乡村文明风貌,讲好村美人靓的城乡社区发展故事。

image.png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大宝村,是宝地,一传统,二生态……”近年来,文昌市东路镇大宝村基层治理有效,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并因此获评“村规民约优秀村委”,若问其秘诀,就藏在这段村规民约三字经里。

大宝村委会位于文昌市东路镇南部,毗邻S201省道,有18个村民小组410户人家。昔日村里常有乱搭乱建、乱扔乱放等情况,人居环境、乡风民风亟待改善。小到扔垃圾,大到办红白事,这些事情处理不好,不仅影响邻里和谐,甚至还有可能出大矛盾。  

文昌大宝村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为改善乡风民风,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大宝村召开村民会议,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研究制定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村规民约。大宝村的村规民约涉及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爱党爱国、邻里团结、丧事新办、家庭和睦、爱护环境等多个方面,用来协调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难题,遏制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建设美丽家园。

“村规民约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村里的小孩子们都会念。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积极地参与美丽村庄的建设。”大宝村村民林鸿礼说,自建立了村规民约后,大宝村房前屋后堆放的垃圾不见了、杂草清理干净了、道路整洁了,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依据村规民约内容,基本上可以调解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难题,遏制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大宝村党支部书记林海举例说,村规民约注重移风易俗,倡导互帮互助,极大地改善了过去村子里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现在一家有丧全村帮忙,既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又凝聚了人心,促进邻里团结。

在大宝村,村规民约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我们村有3600多亩的耕地,以前因为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撂荒了1600多亩,所以村委会就把撂荒地统一租到村委会合作社名下,再由合作社对外公开招租开发利用。目前已解决耕地撂荒900多亩,种上了板栗地瓜、毛豆、牧草等,一年就解决了3500人次就业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了一些青年返乡就业。”林海告诉记者,随着返乡青年越来越多,村规民约的宣传带动效应也更加明显。

俯瞰文昌大宝村

据介绍,大宝村还将村规民约遵守情况与“文明卫生户”等评选活动指标挂钩,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典型人物的启迪、激励和导向作用。并依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百姓大舞台,持续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在精神层面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大宝村委会墩诗村村民曾纪虎是践行村规民约孝老爱亲的典范。“我们家里中午、晚上吃饭是要和父母一起吃的。我常跟孩子讲,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陪伴,我们作为小辈要经常陪他们聊聊天。”曾纪虎说,“村规民约里提到要敬老人、守孝礼,对子女,重教育,都是非常有用的人生道理。”

如今在村委会的统筹规划下,大宝村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宝地,草木葱绿,生机勃勃。透过村规民约的治理之窗,一幅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正在这块大宝地上徐徐展开。

文昌市大宝村委会村规民约

大宝村,是宝地,一传统,二生态。

需记住,爱国家,跟党走,志不够。

多学习,守法律,当先进,立诚信。

务正业,谋生计,勤劳作,才能富。

公家事,积极去,公益事,多出力。

倡优生,讲优育,生男女,都满意。

敬老人,守孝礼,对子女,重教育。

邻里间,有情谊,互帮助,如兄弟。

讲文明,行礼仪,宽待人,严律己。

讲卫生,好习气,环境美,有秩序。

倒垃圾,不随意,砖瓦柴,摆整齐。

建房子,要上报,审批过,才能建。

民约立,大家记,执行好,都受益。

评论留言
没有留言记录!